市場上,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鐘情于叉車租賃,許多新開工的生產企業也把叉車等設備租賃納人到采購評審的范圍,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新政策也把有形動產的租賃作為新型服務業納入政府鼓勵行業之一。叉車租賃的已經從幾年前的摸索和徘徊的階段步入發展的階段,但是目前叉車租賃仍然沒有像工程機械那樣得到快速的發展,研究叉車租賃的市場和運作,如何提升叉車租賃的影響力和發展途徑,大致的內容如下:
1.叉車租賃需要回歸租賃的本質
租賃是一種金融和實物的結合,脫離金融來談租賃是沒有生命力和發展基礎的,相關數據顯示發現超過84%的租賃公司都在用自有的資金開展租賃。
2.叉車租賃企業的規模太小,無法讓租賃的需求方放心
目前國內的大的物流公司,電子商務配送企業都是覆蓋全國核心區域的范圍,而可以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叉車租賃全國核心覆蓋的企業還沒有形成。盡管大的叉車廠商的銷售和維修服務可以覆蓋全國,但是并沒有叉車租賃的覆蓋。
3.叉車廠商不適宜發展租賃
叉車廠商并不適宜自己發展租賃,而應該是通過第三方或者成立獨立的租賃公司來開展叉車租賃。廠家的資金是用來發展制造業的,而不是再金融化。叉車廠商應該透過自己的租賃公司和第三方租賃公司利用自身的實力和回購承諾的方式與金融機構或融資租賃建立合作,來銷售自己的產品給租賃公司,實現產品到銷售的轉化。然后通過與叉車租賃公司簽訂服務合同來保持叉車的存量。實現叉車生命周期的全過程控制。
4.讓叉車租賃的價格回歸實惠
只有回歸合理,才有規模、實力,才有市場。阻礙叉車租賃的主要因素是價格偏高,為什么價格高?國外的銀行利率都非常低,租賃的資金成本就比較低,因此租賃價格就和購買沒有太大區別,自然客戶愿意選擇租賃。而國內的叉車租賃,用的是自有資金,誰都希望保證足夠高的收益,因此寧肯犧牲規模也要抬高價格,保證利潤,租賃和采購比較就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5.運用資金杠桿,擴大規模
目前國內的叉車租賃還是拘泥于傳統的經營模式,通過租賃收人的結余購買新的設備,通過原始的積累來緩慢的增加規模。這已經脫離了租賃的金融特性。租賃企業通過抵押,租賃資產的售后回租的方式適度舉債經營。
分析和考察歐美市場的叉車租賃大多是背靠著一個或多個財團,適合于基金類的投資,租賃是一個穩定的,擁有合理利潤的產業,因此是安全,穩定,又有租賃物作抵押的可靠的投資方向。
上一條: 無
下一條: 叉車租賃如何形成消費新趨勢